◎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2年组件出口额约423.6亿美元,出口量约153.6GW,分别同比增长72.1%和55.8%。
从行业来看,目前硅料CR6占据90%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大全、新特、通威、东方希望、亚洲硅业、协鑫,2023H1会有7个新玩家批量投产,加起来有37万吨,H2会有另外7个玩家投产,之前硅料厂商从20多家缩水到6家,今年会再次回到20多家。因为,刘汉元清晰地认识到,网箱养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往后竞争压力必然越来越大。
相比公司公告中所提的管理能力,光伏圈内人士讨论更多的则是:前两年,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增长,手握上游硅料的通威赚得盆满钵满。一名业内人士告诉「商业秀」,老玩家高库存加上新厂家投产,硅料这一环节的竞争格局只会加速恶化。1986年底,刘汉元凭借的饲料厂实现盈利600万元,第二年7月,更是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本月以来,单晶硅环节利润相对丰厚,企业在保供稳价的前提下尽量维持高开工率。M10单晶硅片(182mm/150m)价格区间在6.22-6.5元/片,成交均价维持在6.40元/片,周环比涨幅持平;G12单晶硅片(210mm/150m)成交均价维持在8.2元/片,周环比持平。
据硅业分会统计,3月硅片产量增加至42GW,环比增加15.4%,其中单晶硅片产量为41.8GW,环比增加15.5%,多晶硅片产量维持在0.2GW,环比持平。供给方面,3月产出增幅明显,企业4月仍有计划进一步扩产释放。金安桥水电站带来的年年几十亿的巨大现金流造就了他继续向外扩张的底气。
他当时也有这个资金实力。当时在光伏领域摸索的主要是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光伏看起来更像是有钱人玩的游戏。这种硅与非硅元素的分裂在后面也多次造成了新技术和旧技术之间的博弈。全球光伏技术、制造和市场逐渐转移到中国。
熟悉电脑PC行业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的内存和硬盘是以Kb为单位,后来变成Mb,现在变成了Gb,最新的Tb(1Mb=1000Kb,1Gb=1000Mb,1Tb=1000Gb)。金刚线技术突破后,迅速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标配,方棒出片数量提升40%以上,硅片切割速度提升65%,整个产业每年节省成本约300亿元。
这在当时也并未引起多大的轰动,毕竟彼时多晶硅片仍是光伏行业的主流产品,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此,太阳能这种犹如阿拉丁神灯般的新能源让发布会上的政客、记者、摄影师为之一振,充满兴奋和憧憬。太阳能以前主要是太空电源,美苏太空竞赛时就用这个给卫星充电。中国仅在西部地区开展一些星星点点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还不到世界的2%。
单晶硅与多晶硅一字之差,却有较大区别。因为所有发电方式生产的最终商品就是电,而电是最典型的标准品,没人会关心我今天手机充的电是来自火电、水电、光伏、风电还是核电,更低的价格是*标准品的*竞争法则。到2007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的光伏组件产地,这一年已有10家大陆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双反威力巨大,2012年底开始,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商品,就要被征收23%254%的高额双反税,第二年,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下跌近5成,对欧洲出口额下跌71%,本土光伏行业在盲目扩张后万马齐喑,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光伏行业几乎全线亏损,超过350家企业宣告破产。
2013年-2017年度电补贴和标杆电价(图源: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同时,通过领跑者示范项目等政策加速光伏领域技术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李河君和他的薄膜技术探索在中国光伏史上算是个插曲,他在迷幻的资本运作中渐渐跌落,但也把全球*的薄膜光伏技术专利都买来了。
当朱共山提出要做多晶硅时,由于跨界力度太大,协鑫内部不少人提出了质疑。转折也同样发生在2015年,在资本运作中左右逢源的李河君,其创立的汉能被质疑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涉嫌操作股价等问题,当天股价就暴跌47%,此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对汉能股价的持续上涨和还贷能力产生质疑,大债主纷纷抛盘,李河君成为最快跌落的中国首富。
这让我想起布莱恩阿瑟写的《技术的本质》,他认为每种技术都由用来执行基本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持这一集成的次集成构成,这些组成技术的次级技术中又包含着技术,这样无线递归,分解下去都将到达一类不再属于技术的现象或效应那里,所以技术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但受到资本追捧的尚德、赛维、英利等财大气粗,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尚德为了获得稳定的硅,不惜跟美国多晶硅制造龙头MEMC签了价值超50亿美元、长达十年的采购协议。2000年前后,后来凭光伏成为河北首富的苗连生的英利引进了一条国外生产线,也就才3兆瓦左右。这些不同的线条,勾勒出一副波澜壮阔的光伏产业进化史。同时,地方政府也被刺激了。
原因是共和党的里根总统上台后,石油危机的威胁已几乎解除,里根开始用紧缩谨慎的自由经济政策治理美国的滞胀,在减税、降低政府预算的过程中,光伏这种投入大产出小的产业自然就被放弃了输血。协鑫只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业内平均需要2年的建设任务。
赛维建设马洪硅料厂、英利建六九硅业,皆砸了超百亿人民币,试图往上游原料市场进军。几年前,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背后的欧美支持者,把手中的石油化作武器,拧紧油管,直接让全球油价暴涨,史称*次石油危机
欧美得不到廉价石油,在大规模便宜石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能耗经济被摧毁,成为他们陷入经济滞胀的导火索。在讲述多年来为何对单晶硅这么笃定时,隆基创始人李振国没有语出惊人,他指出了一个行业常识:光伏行业的本质是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
且三氯氢硅是生产多晶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味原材料,那意味着转化而得的三氯氢硅也能循环利用。光伏的两代技术,即20世纪50年代的晶硅发电技术和70年代的薄膜电池技术,首先诞生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只不过李河君当年押注的第二代薄膜技术在效率和成本优势上始终不如*代晶硅技术,被*代技术反杀,市占率非常低。李振国在确定了金刚线是切割的*方案后,决定把重要的研发力量和资源用于攻破金刚线切割这一技术难关上,允许公司一年亏损4000万。*的多晶硅片生产商协鑫也只是象征性地推出铸锭单晶(准单晶)进行防御,把主要精力往下游具有丰厚补贴的光伏电站延伸。
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压到很低。在产业进化的几十年中,光伏首富不断更替,有人黯然离场,有人仍在征途,大大小小的企业在一轮轮大浪淘沙中命运分野,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
但当时,金刚线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等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从金刚线、切片机到监测设备,整个产业链都缺乏供应企业。造富多年以后,在央视一档栏目中,面对着光伏行业新晋*隆基的创始人李振国,当被主持人问起当年的尚德最羡慕现在隆基的是什么?时,昔日旧王施正荣半开玩笑地说:运气比我们好。
这次危机刚过不久,在屋顶发布会召开前的几个月,伊朗又发生了伊斯兰革命,产油设施被炸毁,世界市场一下子少了10%的石油供给,第二次石油危机又来,把惊魂未定的美国人再度拖入恐慌。光伏这盏明灯在美国变得黯淡了许多。
2000年前后,后来凭光伏成为河北首富的苗连生的英利引进了一条国外生产线,也就才3兆瓦左右。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化工部第六设计院转型而来的,发扬了央企精神,将冷氢化核心技术传递到整个行业,国外专利商也很快同意向中国输出相关技术,并且技术转让费大幅下降,由此开启了中国光伏新一波技术变迁。他当时也有这个资金实力。慢慢地,最初很简单的技术发展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形式,而很复杂的技术往往用很简单的技术作为其组分。
这些原有的技术不断进行着组合,技术模块的增多更是促进了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太阳能以前主要是太空电源,美苏太空竞赛时就用这个给卫星充电。
他在全国各地建设移动能源产业园,输出薄膜光伏技术和设备。2013年,汉能借壳上市,2015年市值超3000亿港元,汉能薄膜用短短几年时间股价暴涨1800%,李河君个人财富同比增长832%,达1655亿元,力压马云、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坐上中国首富宝座。
金安桥水电站带来的年年几十亿的巨大现金流造就了他继续向外扩张的底气。而冷氢化工艺是多晶硅生产改良后的核心技术,长期被美日德垄断。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4:36天狐定制
2025-04-05 14:31天狐定制
2025-04-05 14:05天狐定制
2025-04-05 13:48天狐定制
2025-04-05 13:47天狐定制
2025-04-05 13:10天狐定制
2025-04-05 12:53天狐定制
2025-04-05 12:26天狐定制
2025-04-05 12:22天狐定制
2025-04-05 12:12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